2015年10月7日 星期三

HGUC-THE ORIGIN夏亞薩克(簡單完成法)

THE ORIGIN是萬岱推出的鋼彈新作品,夏亞薩克是本系列第二彈 (第一彈是鋼坦克初期型)。
這款薩克無論在造型、可動度、紮實性等方面,可以說是目前HGUC的翹楚,脖子有雙重關節、胸部可以往前縮,讓雙手持槍的動作更自然。手臂可以彎曲幾近重疊、膝關節略微超過90度,腳掌還是兩截式設計。而且內容物相當豐富,有對艦步槍、火箭炮、三個火箭彈莢、電熱斧(兩把:有無刀刃之差)。再再展現本款的誠意以及進步程度。
說了這麼多優點,弔詭的是這款薩克在肩甲、前臂與小腿卻採用兩片夾組,有明顯的接合縫,從結構來看,如果想先無縫再事後組裝,做起來還不容易。

2015年7月2日 星期四

MSN-04 SAZABI Ver.KA(5)腿部

腿部原本的造型就像腳掌整個被喇叭褲管套住,因此計畫延長小腿4mm。


這是連接小腿與腳踝的關節,


MSN-04 SAZABI Ver.KA(4)身體

胸部上半部裝甲感覺有點平,故黏貼以3mm膠條當高度的定位點,
接著抹上保麗補土,同樣進行增厚以及圓潤化的作業。


貼上3mm小塊當增厚的高度標準,並在兩旁用鉛筆劃出界線,補土就抹到那裡為止。

2015年4月24日 星期五

RE 1/100 MSF-007 Gundam Mk-III製作記錄

MK-III基本上可以不用作無縫,因為BANDAI已經盡量利用分件隱藏,
無法隱藏的部分則做成裝甲接縫。
但話說回來,應該沒有任何砲管或槍管上會有縱向接縫,這地方還是得乖乖做無縫才行。
尾翼雖然也做成裝甲接縫,但感覺不太合理,所以還是填平。



砲管上那條算說是裝甲接縫實在說不通。


MSN-04 SAZABI Ver.KA(3)側裙甲改造


自己覺得側裙甲太過扁平,想要增厚並做出圓弧造型,因此計畫貼上膠條當作高度定位,
再用抹上補土塑型,打造出圓弧的側裙甲線條。
第一步是把側裙甲的紋路磨掉,貼上3mm高的膠條當作補土高度的標準尺。
這裡使用田宮的AB補土,

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

HGUC MS-18E Kampfer

這次製作坎普法的時候,就外型的改造已有定見,但對於上色的風格一直三心二意。
一下想走RG多色塊風格,一下又想做成深藍亮光塗裝,最後看到一個日本的部落格讓我驚為天人:「這不正是最適合坎普法的城市夜戰迷彩嗎!!!」立刻決定模仿他的塗裝。

因為日本神人做得太棒了,為了避免落差感太大,神人連結至於文章最後。

製作過程沒有留下照片,僅以成品圖片簡單敘述改造點。

頭部挖空自改單眼監視器,但眼睛放得太裡面,又沒做出內構細節,失敗。
延長並磨尖左肩甲的三根尖刺。
胸部用膠板增厚2mm,側邊排氣口更換改造零件,並挖空自製散熱鰭片。

2015年3月17日 星期二

蝕刻模型--艾菲爾鐵塔

這次的艾菲爾鐵塔和千年鷹號相比可以說是療癒身心的小品,製作時間不過半小時。
而且蝕刻模型相當適合用來表現鐵塔的骨架,看起來十分精細。

以下請大家賞圖。



蝕刻模型--千年鷹

這款星際大戰的千年鷹蝕刻模型是在日本的書店購入,放了兩年才想到動工。

外包裝寫到組裝時建議使用鑷子。因為卡榫非常小,不可能用手折彎,完全需要靠鑷子作業。所以除了要有筆刀切下零件外,彎折零件確實非常需要一把尖端密合且強健的「好鑷子」。

對我而言,組裝模型的一大樂趣是享受組合的精準度。這款蝕刻模型在準度上表現不俗,卡榫對得相當準,不用多作修改或調整(是說蝕刻片要怎麼改....),可以充分享受組裝樂趣。

前半段是製作上半部,可以看到精美的蝕刻效果。
左側的圓筒狀很難拗,雖然用筆刀的桿部輔助,還是做不出漂亮的圓筒狀。


2015年3月10日 星期二

RE 1/100 MSF-007 Gundam Mk-III

其實一開始並沒有打算買這款,不過看到日本網站早耳ガンプラ情報局的介紹後,發現可動性超乎預期,突然喜歡了起來 。想想只要好好分色,應該是精彩可期。



內容物有七片框架、一片PC件、兩柄光束劍、一張撕撕貼跟補色用貼紙。

配色相當單純,只有灰黑、淡藍與鮮紅,素組起來確實有些單調。但如果自行追加差異色(例如搭配三種深淺不同的藍)或是進氣口補上不同顏色,應該會漂亮許多。



框架一覽



2015年1月29日 星期四

MSN-04 SAZABI Ver.KA(2) 肩部改造

第一步是拿肩膀開刀!

肩膀黏上三層1mm膠板堆疊,等膠水乾燥後,用蝕刻鋸和筆刀沿著零件原本的形狀切去多餘膠板。因為要做出圓弧造型,所以畫幾個定位點,決定弧度線條。
接著電動工具磨出粗略的弧形,最後用手動打磨調整弧度。
檢視膠板與原零件沒有密合的地方,填上補土。


肩膀黏上膠板的狀態: